11月25日,深交所迎来新成员——海安橡胶集团股份公司(001233.SZ)正式挂牌上市。开盘后股价迅速攀升,最高涨幅突破108%,最终以74%的涨幅收于83.52元/股,公司总市值达155.32亿元。按盘中最高价100元/股计算,中签投资者单签最高可获利2.6万元,成为当日市场焦点。
根据招股文件,海安集团此次发行4649.33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发行价定为48元/股,由国泰海通担任保荐机构。作为福建本土企业,公司专注于全钢巨胎的研发与生产,2022年产量位居全球第四、中资企业首位。尽管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4.77%至16.19亿元,净利润下滑7.88%至4.62亿元,但公司解释称业绩波动主要受俄罗斯客户采购计划延期影响,预计四季度将随采暖季需求回升而恢复。
值得关注的是,海安集团上市前已吸引多家知名机构入股。上海金浦国调并购基金、紫金矿业旗下投资平台及扬中徐工产业基金分别持有1000万股、600万股和528万股,发行后持股比例依次为5.38%、3.23%和2.84%。这种机构背书为市场增添了信心。
今年A股新股市场整体表现强劲。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年内共有97只新股上市,首日全部实现上涨,平均涨幅达252.82%。其中56只涨幅超200%,29只超300%,12只更是突破400%。北交所新股大鹏工业以1211%的首日涨幅领跑全年,三协电机和江南新材分别以785.61%和606.83%紧随其后。若按盘中最高价计算,同宇新材单签最高盈利达7.499万元,成为"年度最赚钱新股"。
从募资规模看,97只新股累计融资1000.37亿元,较去年全年的673.53亿元增长超77.57%。这一数据与2024年形成鲜明对比——去年全年100只新股中仅40只首日涨幅超200%,且出现1只破发股。北交所新股表现尤为亮眼,22只新股首日平均涨幅达363.58%,在涨幅前十中占据半数席位。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分析指出,北交所新股受追捧源于其灵活的上市制度,为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资本化通道。这些企业虽规模较小,但创新潜力突出,符合投资者对高增长标的的配置需求。不过他提醒,北交所打新门槛较高,投资者需满足50万元资产日均和24个月交易经验的双重条件。
对于打新策略,余丰慧建议重点关注三个维度:一是发行市盈率与行业均值的对比,判断定价合理性;二是公司基本面,包括盈利能力、成长空间及财务健康度;三是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观察板块热度变化。他强调,综合评估这些因素有助于提升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