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资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游戏 数码 资讯 商业

合肥启动“人造太阳”国际计划 十国携手共赴清洁能源新征程

2025-11-25来源:快讯编辑:瑞雪

在安徽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主机大厅内,随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汉院士宣布“启动”,我国“燃烧等离子体”国际科学计划正式拉开帷幕。这一计划面向全球发布了BEST研究蓝图,吸引了来自法国、英国、德国等十余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现场,各国科研代表共同签署了《合肥聚变宣言》,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终极能源”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核聚变能因其模拟太阳内部氢核聚变反应、释放清洁无限能量且无碳排放和核废料污染的特性,被视为解决能源问题的理想方案。此次启动的国际科学计划聚焦聚变研究的“无人区”,设定了明确目标:到2027年底,BEST装置建成后,将开展氘氚燃烧等离子体实验,实现聚变功率20至200兆瓦,首次达成“能量产出大于消耗”的里程碑。这一突破将推动核聚变能从“实验探索”阶段进入“工程应用”阶段,为商业化发电奠定基础。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形象地解释道:“这就像让聚变反应自己‘燃烧’起来,无需持续输入巨量能量维持,是发电的前提。”

作为我国下一代“人造太阳”,BEST装置集成了多项全球领先技术,展现了中国在聚变研究领域的建制化优势。其采用先进超导托卡马克方案,可将等离子体加热至1.5亿摄氏度(是太阳核心温度的10倍),并维持长脉冲稳态运行;攻克了聚变反应中关键“能量载体”阿尔法粒子输运难题,填补了全球聚变物理空白;相较于国际同类装置,体积缩小30%,成本降低40%,更利于未来商业化复制。参与签约的德国聚变专家马克·舒尔茨评价道:“以前国际聚变研究由欧美主导,现在中国不仅能自主建造顶尖装置,还能牵头制定国际计划。”

此次国际科学计划的核心亮点在于“开放合作”。我国将向全球开放BEST装置及多个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各国科研人员可申请入驻开展实验;设立国际开放科研基金,资助高频次专家互访和联合攻关;《合肥聚变宣言》确立了“共享数据、共解难题、共同受益”的原则,避免了技术封锁。截至启动仪式,已有12个国家的37家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首批20名外籍科学家已入驻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参与装置调试。法国原子能委员会聚变研究所所长安娜·洛朗表示:“中国的开放态度让全球聚变研究少走弯路,这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

这场“能源革命”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旦聚变发电商业化,我国将摆脱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每年可减少碳排放超100亿吨;聚变发电的长期度电成本仅为火力发电的三分之一,居民电价有望大幅下降;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问题也将得到彻底解决,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宋云涛用通俗的比喻解释其潜力:“现在建一座百万千瓦级火电站,每年要消耗300万吨标准煤;而聚变电站只需几克氘氚燃料,就能满足一座城市的用电需求。”

从“人造太阳”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到牵头全球聚变科学计划,中国正以科技实力书写国际合作新篇章。BEST装置的启动,不仅是我国聚变研究的里程碑,更是人类向清洁、无限能源时代迈进的重要一步。丁汉院士在启动仪式上表示:“聚变能的探索没有国界,中国愿意成为全球能源革命的‘点火者’,与世界各国携手,让‘人造太阳’的光芒照亮地球每一个角落。”随着国际合作的深入推进,这场始于合肥的能源探索,将为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远影响,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家园。

数字安全新蓝图:量子芯片领航,AI攻防与人才培育并进
这些报告从量子计算、网络地图、AI安全到认知防护,全面覆盖了当今数字时代面临的关键安全问题,为构建更安全的网络世界提供了清晰路线图。 这六份报告就像一套完整的“数字安全手册”,从基础硬件到智能软件,从技术防护…

2025-11-25

网络安全困局如何破局?邬江兴“内生安全”理念引领范式转型
他指出,当前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已难以应对“未知的未知”威胁,呼吁推动从“附加式防御”向“内生式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构建具备结构韧性与功能确定性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 他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打鼹鼠”游戏——攻击者不…

2025-11-25

开放式耳机怎么选不踩雷?2025年十款热门开放式耳机深度测评与选购指南
音质体验上,这款耳机的开放式音频技术,既能享受高质量音乐,也能使周围的环境人声清晰入耳,达到精准传声的效果,即使是社交场合也不需要摘下来。 音质体验上,降噪功能好,开放式音频,线下开会时可以听清周围的人生,…

2025-11-25

AIoT浪潮奔涌向前!2025“物联之星”大众投票开启,共寻行业标杆
截止到目前,众多行业龙头企业与创新新锐力量纷纷携核心成果参与到评选中来,从AI大模型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到无源物联网的技术突破,再到工业智能体的落地实践,每一份申报材料都彰显着中国AIoT产业的活力与实力。 …

2025-11-25

光能无线供电新突破:日本团队研发系统为物联网设备“续航”
【CNMO科技消息】近日,据外媒报道,日本东京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创新系统,可通过光线为小型设备无线供电,彻底摆脱电缆和电池的束缚。研究团队设计了一套自适应光学系统,结合两片透镜(其中一片为可实时调…

202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