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资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游戏 数码 资讯 商业

锐捷网络携手黑龙江东方学院:共话“一云多用” 解锁教育数字化新可能

2025-11-22来源:快讯编辑:瑞雪

近日,一场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线上研讨会引发广泛关注。锐捷网络与黑龙江东方学院联合举办“一云多用”主题研讨会,全国20余个分会场的300余名教育界人士齐聚云端,共同探讨云桌面平台如何赋能教育场景创新。会上,锐捷网络正式发布“高校一朵云2.0”解决方案,黑龙江东方学院则分享了该校通过云技术实现教学资源整合的实践经验。

传统高校机房长期面临资源分散、管理低效的困境。锐捷网络提出的“一云多用”模式,通过构建统一的云桌面算力平台,将CPU、内存、GPU等硬件资源池化,实现跨场景的灵活调度。该方案支持分时复用机制——上课时段优先保障教学需求,空闲时段则将算力分配给科研项目,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平台还具备跨品牌GPU统一管理能力,通过异构融合技术降低AI训练成本,满足高算力场景需求。

在管理层面,分级分权机制确保不同院系资源独立管控,避免操作冲突。数据统计功能可实时监测资源使用率、软件应用排行等指标,为机房改造和设备采购提供量化依据。目前,该方案已覆盖教学桌面、算力AI桌面、办公桌面等十大场景。在专业机房中,GPU资源可按课程需求动态分配;远程实训场景下,学生能随时接入专属桌面延续实验进度,有效解决资源错配问题。

作为东北地区首所民办高校,黑龙江东方学院在数字化转型中走在前列。该校自2021年启动项目制教学改革后,发现传统机房存在算力不足、管理分散等瓶颈。2025年,学校正式启动“全校一朵云”建设,整合47台服务器和1100个VDI终端,构建起4688G可调度GPU的算力池,覆盖17间专业机房。

该校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李兆祥介绍,云平台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打造泛在化学习环境,师生可通过云终端、网页端或个人电脑随时访问专属桌面,解决数据携带不便等问题;二是提升管理效能,大型考试环境部署时间从小时级压缩至分钟级,建设成本较传统PC模式降低约20%;三是赋能教学科研,机电工程学院实现GPU按需调度,艺术设计学院构建“移动顶配画室”,信息工程学院则为AI研究提供安全灵活的算力支持。

这场研讨会不仅展示了技术落地的具体路径,更揭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层逻辑。当云计算真正融入教学场景,不仅打破了资源壁垒,更重构了教育生产关系。锐捷网络与黑龙江东方学院的实践表明,技术赋能教育的关键,在于精准匹配教学需求,让数字化工具成为激发创新活力的催化剂。

路由器长期不关隐患大?宽带师傅教你科学关闭法,让网速重回巅峰
时间一长,这些缓存越来越多,就像人脑子里塞满了杂念,处理新任务的能力自然下降。 现在家里连WiFi的设备越来越多:手机、电脑、电视、平板、智能音箱……路由器就像个交通指挥官,设备一多,它就手忙脚乱,网速被“瓜…

2025-11-22

48岁彭承志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推动量子科技发展 见证我国量子领域崛起
彭承志还推动了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等建设和技术应用。 在量子信息基础研究方面,今年3月,潘建伟、朱晓波及彭承志等超导量子团队科研人员成功构建了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

2025-11-22

百度智能云携手四川具身科技 共筑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新未来
百度智能云副总裁、泛科技业务部总经理张玮表示:“EIR是四川人形机器人企业的代表力量,我们将充分发挥百度智能云在AI云全栈能力上的技术优势,与具身智能产业创新者携手同行,助力EIR在具身智能关键技术和产品研…

2025-11-22

均胜电子携手黑芝麻智能 共探机器人领域创新 提升产业竞争力
每经AI,据均胜电子官微11月21日消息,均胜电子与黑芝麻智能11月20日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重点围绕机器人域控制器联合研发、智能计算平台协同优化以及行业场景解决方案共建等方向,联合推进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创…

2025-11-22

从人工到智能:无人机巡检开启桥梁养护新时代,筑牢交通安全屏障
这一场景正成为全国桥梁养护领域的常态——当传统人工巡检遭遇效率瓶颈与安全挑战时,无人机技术正以颠覆性姿态重构桥梁安全管理体系。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例,这座全长36公里的跨海巨构,传统检测需封闭应急车道,动用3台…

2025-11-22

南京大学陈延峰院士:深耕材料物理 声学超材料领域成果斐然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延峰,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 陈延峰教授长期从事材料物理与声学超材料的研究,在物理基础…

2025-11-22

财通资管消费升级一年持有期混合C净值下滑 近一年收益及持仓情况一览
该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9.62%,今年以来收益11.41%,近一月收益-6.85%,近一年收益14.89%,近三年收益-4.42%。于洋自2021年4月19日管理(或拟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8.4%;…

2025-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