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九届“强网论坛”主论坛上,一场关于网络空间安全的前沿探讨引发广泛关注。中国科学院网络空间安全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黄殿中,以“网络空间安全新观察”为主题展开深度分享,剖析了当前网络空间面临的根本性变革,其中“认知战”与“技术革命”成为两大核心焦点。
黄殿中指出,网络空间已从单纯的信息传递平台,演变为影响公众认知、操控舆论的新型战场。认知域被定义为继陆、海、空、天、网之后的“第六作战域”,这意味着未来的攻防将不再局限于窃取数据或瘫痪系统,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虚假信息与算法推荐,直接针对社会大众的判断力乃至国家决策过程。他以俄乌冲突中的信息战为例,指出战争形态已从传统的“图文宣传”升级为利用AI的“算法攻心战”,其核心目标在于扰乱社会共识、误导公共决策。TikTok算法在美引发的“国家安全威胁”争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的全球性影响。
技术突破则是驱动安全变革的另一关键力量。黄殿中强调,人工智能已从辅助工具转变为攻防对抗的“核心引擎”。一方面,暗网黑产大模型、高度智能的勒索软件等新型威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以DeepSeek为代表的创新团队证明,小团队同样可以通过技术突破改变游戏规则。与此同时,量子计算正从理论走向现实,其可能破解现有大部分加密体系的潜力,迫使全球多国加速布局“后量子密码”。我国在量子通信等领域的突破,则为构建自主可控的安全底座提供了重要支撑。
面对“认知博弈”与“技术冲击”交织的新形势,黄殿中呼吁,在加速技术迭代的同时,公众需提升对信息环境的辨别力。他指出,唯有筑牢技术底座、健全治理体系,才能在愈发复杂的网络空间中,共同守护清朗、安全的数字未来。这一观点为应对当前网络空间的多重挑战提供了重要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