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资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游戏 数码 资讯 商业

AIIC2025洞察:国产威士忌消费变革,本土力量崛起引领新趋势

2025-11-25来源:快讯编辑:瑞雪

中国威士忌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消费与产业变革。从消费群体迭代到本土品牌崛起,从场景创新到文化赋能,这一传统烈酒品类在中国市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数据显示,2025年威士忌消费人群中,独饮场景占比高达92%,高频适量饮用成为主流,而女性消费者与"I人"群体的崛起正在重塑行业生态。

根据百瓶APP发布的《2025威士忌消费新趋势洞察》,威士忌消费动机已从社交展示转向自我取悦。报告首次引入MBTI人格分析维度,发现63%的消费者为"I人"(内向型人格),其中70%选择独饮场景。这类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显著高于外向型群体,61%的首选产品价格在500元以内,推动高性价比小众品牌与小容量产品需求增长。与此同时,女性消费力量加速崛起,2025年新注册用户中女性占比达33%,00后与95后女性合计占比73%,远高于同年龄段男性。她们对葡萄酒桶、朗姆桶等特色桶型的偏好,促使品牌加速风味创新,而酒吧场景的轻量化转型与主题品鉴活动,则成为吸引女性消费者的新入口。

消费场景的进化同样显著。82%的消费者每周至少饮用一次威士忌,其中39%每周饮用1-2次,28%每周饮用4次以上,但单次饮用量集中在30-60ml(41%),呈现"高频适量"特征。风味选择上,42%的消费者青睐清新花果香,但烟熏泥煤风味也拥有稳定受众,轻泥煤(29%)与重泥煤(28%)占比接近。桶型方面,雪莉桶以79%的占比稳居首位,波本桶(49%)紧随其后,葡萄酒桶(19%)、波特桶(16%)等特色桶型逐步扩大市场份额。赠礼与收藏市场的崛起进一步推动行业高端化,500-1000元价位在赠礼场景中占比40%,限量版(36%)与单桶/桶强产品(24%)成为收藏主流。

国产威士忌正凭借风土特色与文化认同实现突围。51%的消费者购买过国产威士忌,其中59%认可其风土特色,41%认同文化认同感。价格策略上,300-500元(48%)与300元以内(47%)合计占比95%,形成核心价格带。产区建设与本土工艺探索成为关键,千岛湖、邛崃等产区通过风土背书构建认知,而包桶业务(90%兴趣度)与酒厂游则通过体验式消费提升用户黏性。例如,崃州蒸馏厂推出的"百利得"系列产品热销,其酒厂游项目让消费者直观感受酿造过程,强化品质信任。

产业端竞争格局加速重塑。国际巨头如保乐力加、帝亚吉欧纷纷在华建厂,推出叠川、洱源等本土化产品;郎酒、洋河、古井贡酒等传统酒企跨界入局,福建大芹陆宜、高朗等本土专业酒厂崭露头角。据中国酒业协会统计,全国已有45家企业处于在建、投产或待建阶段,覆盖12个省市自治区,其中26家已投产。从消费端到产业端,中国威士忌市场正以独特路径实现弯道超车,这场由国际与本土力量共同推动的酿造革命,正在改写全球威士忌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