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重卡赛道迎来新动态,深向科技近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有望成为港股“智能驾驶重卡第一股”。这家成立于2020年的企业,以正向研发、轻资产模式和两段式商业化为核心业务,在短短五年内交付超6400台新能源重卡,2024年营收达19.69亿元,较2023年的4.26亿元增长362.5%。然而,高速增长背后,公司累计亏损已达17.01亿元,资产负债率长期高于140%,流动性压力显著。
深向科技的创始人万钧并非传统理工科背景,而是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后在中欧国际商学院攻读EMBA。其职业生涯始于中联重科,历任副总裁及融资租赁公司总经理,2012年创立狮桥集团,聚焦物流数字化技术、智能新能源卡车研发及卡车金融服务。这段经历让他敏锐捕捉到重卡行业的痛点,最终联合百度和狮桥于2020年成立深向科技,成为国内首家重卡新势力。
公司发展节奏紧凑:2021年9月发布首款样车,2023年5月实现量产交付,2024年交付量突破3000辆。招股书显示,其新能源重卡收入占比超99%,零部件销售不足1%,智能公路货运解决方案尚未产生收入。目前,公司主要依赖单一车型“深向星辰”,该车型已迭代至二代,续航提升至670公里,通过电池包与底盘一体化设计实现轻量化,更适合长途干线运输。另一款车型“深向星途”预计2025年中开启交付,但在此之前,业务大盘仍高度集中于星辰系列。
供应链方面,深向科技采用轻资产模式,由江淮汽车代工生产,但自身缺乏独立生产能力,供应链集中度极高。2024年,其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的92.3%,第一大供应商占比达61%,导致议价能力弱,成本控制面临挑战。更引人关注的是客户与供应商重叠现象:2023年和2024年第一大客户A(宁德时代)既是电池供应商,也是电池购买方。深向科技解释称,这种操作符合行业惯例,源于新能源汽车价值链的垂直整合,但外界仍对其独立性存疑。公司客户集中度突出,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达50.7%,第一大客户贡献25.7%的收入。
技术层面,深向科技与百度深度绑定,获得多轮战略投资及技术授权,包括专利和阿波罗驾驶平台辅助软件,作价约1.45亿元。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百度采购云服务和OTA服务,关联交易金额累计超1400万元,并预计2026-2028年最高年度应付金额将增至8610万元。深向科技回应称,通过白盒模式获取百度核心技术后,已自主开发车辆智能系统及智能驾驶功能,且在采购前会进行第三方报价比较,定期评估收费合理性。
行业层面,新能源重卡市场正经历爆发式增长。2025年1-7月,全国累计销售8.22万辆,同比大增191%,渗透率从2023年6月的5.69%跃升至2025年6月的26.07%。灼识咨询预测,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将达53.5%,市场规模达2558亿元。目前,三一重卡、徐工集团、一汽解放等传统企业加速转型,零一汽车等新势力也吸引资本关注,竞争焦点逐渐转向智能化水平、成本控制及特定场景解决方案。
深向科技此次冲刺港股,既是技术积累与市场开拓的阶段性成果,也暴露了盈利难题、供应链风险及市场竞争等挑战。公司表示,未来将推进核心零部件自研自产,拓展生态体系,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以平衡市场扩张与技术壁垒构建。在实现自我造血前,资本市场或持续关注其能否从“卖车”转向“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