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一个深耕东南下沉市场的品牌——快乐番薯,凭借独特的经营策略在淡季实现了业绩逆势增长。据悉,该品牌11月整体店均营收较以往上涨80%,福建部分门店单日业绩突破万元,部分优质门店最快6个月即可回本。更令人瞩目的是,这个缺乏高端视觉设计的品牌,竟在香港市场开出30余家门店且全部盈利,月均业绩达45万至60万元,预计年底前将拓展至50家。
这个起源于福建厦门的品牌自2008年创立以来,始终以番薯为核心差异化元素。去年通过改造200家门店推出老红糖薯圆专门店,营业额与出杯量分别增长3倍和4.5倍,校园店日营收破万。今年4月,200家门店同步启动"全场5.9元"活动,90%以上门店实现业绩翻倍,日单量突破500单,最佳门店环比增长超1136%。面对冬季淡季,品牌总经理廖明通透露,他们找到了新的增长密码——烤番薯。
自10月推出冬季四件套中的烤番薯产品后,单店日均销售额达2000至3000元,香港门店更突破4000元。这种"奶茶+烤番薯"的中式下午茶组合,创造了比固体杨枝甘露更高的利润空间。有消费者评价:"番薯只有两种,快乐番薯和其他。"这种市场认可源于品牌18年深耕供应链的积累。为解决番薯甜度不一、损耗严重等问题,品牌在云南建水设立番薯实验室,通过种苗脱毒技术培育出无纤维、甜度18的新品种,有效缓解腹胀反酸等食用问题。
在标准化生产方面,品牌在厦门建成3万多平方米的糖化工厂,通过独家糖化工艺使番薯甜度统一、存储期延长,突破季节性销售限制。目前门店使用的小料中,薯圆作为自产核心原料,与珍珠、椰果并列销量前三。基于供应链优势,品牌正规划番薯零食、周边产品等零售布局,进一步拓展营收渠道。这种以番薯为圆心的差异化战略,使传统烤红薯成为拯救淡季营业额的"超级单品"。
在价格策略上,品牌坚持"全场5.9元"的长期执行计划,通过供应链优化消化成本压力。智能奶茶机的定制化应用使单台成本降低1万余元,目前70%门店物料实现自产。正在建设的13万平方米食品智能科技产业园投产后,预计供应链成本将再降15%,使公司综合毛利率提升至25%。对于执行低价策略的门店,总部提供10%的补贴,确保门店毛利维持在50%左右。今年物料成本累计下调16%,部分原料供货价甚至低于成本价。
这种"总部承担亏损、门店保持体量"的策略,源于品牌对市场周期的判断。廖明通表示,茶饮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品牌总部需与门店共克时艰。通过持续深耕供应链降本增效,配合门店端的创新运营,快乐番薯正在构建应对市场变化的系统能力。这种既注重供应链系统建设,又持续创造消费场景的经营策略,为行业提供了应对存量市场竞争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