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苹果公司应对《数字市场法》的举措成为科技界的热议话题。自2024年3月7日该法案正式实施以来,苹果已对iOS系统进行了部分调整,以满足欧盟的新规定。
为遵守《数字市场法》,苹果首次允许iOS用户侧载应用程序,并自主选择默认浏览器。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苹果破例允许欧盟地区的第三方浏览器使用非WebKit引擎,而此前其他地区均强制使用Safari内核。这一变化被视为苹果在法规压力下的重要妥协。
然而,尽管苹果做出了这些调整,Chrome、Firefox等主流浏览器制造商却并未迅速推出针对欧盟的特制版本。这一现象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Opera iOS产品负责人Jona Bolin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苹果现行政策的不满。他指出,尽管苹果允许第三方浏览器通过弹窗机制提升下载量,但开发者需要为欧盟单独维护版本,且无法自动迁移用户,这极大地增加了成本与风险。Bolin直言,苹果的政策调整并未真正解决问题,反而让开发者陷入了“戴着镣铐跳舞”的困境。
Bolin还提到,即使在欧盟地区,第三方浏览器也需遵守苹果的复杂条款。例如,苹果禁止第三方浏览器提示用户切换至新引擎版本,这限制了浏览器的创新与发展。更重要的是,WebKit内核的限制使得开发者无法抢先实现苹果未支持的功能,进一步削弱了第三方浏览器的竞争力。
面对这一现状,Opera主张苹果应在全球范围内开放引擎选择权,或至少允许应用商店同时上架不同引擎版本的浏览器。Opera表示,这将有助于促进浏览器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吸引用户,Opera正在通过AI助手Aria及内容过滤器等差异化功能打造其独特优势。同时,Opera还强调其挪威背景带来的隐私保护优势,以此作为吸引用户的重要卖点。
业内观察人士认为,苹果与第三方浏览器制造商之间的博弈仍在继续。未来,随着《数字市场法》的深入实施和监管力度的加强,苹果可能会进一步调整其政策以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然而,无论结果如何,这一事件都再次凸显了科技巨头在应对法规压力时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如何在遵守法规的同时保持创新力和竞争力,将是苹果等科技公司未来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与此同时,对于用户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这些变化能否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用户有望享受到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浏览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