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资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游戏 数码 资讯 商业

车企再掀降本风暴,汽车价格战一触即发,安全质量能否守住底线?

2024-11-29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近期,汽车行业内的成本削减风潮再度升级,继比亚迪向供应商提出降价10%的要求后,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也紧随其后,向供应链伙伴发出了同样的呼吁,旨在通过成本控制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上汽大通此次行动,被视为汽车行业即将步入“成本卷动”时代的信号。公司高层表示,邀请供应商共同参与这一成本控制项目,是为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增强双方的生存能力。目标直指成本降低10%,这一数字无疑给整个供应链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对于这一趋势,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给出了更为具体的预测。他认为,2025年一季度,汽车行业或将再次陷入价格战,而且这一轮的竞争可能会比以往来得更早、更激烈。这无疑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在汽车价格战的大背景下,整车厂开始通过多种方式向上游供应链转移降价压力。然而,这种压力传导机制却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据调研显示,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在降低成本的过程中,出现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掺杂回料等乱象。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产品质量,更对汽车的整体安全构成了威胁,最终将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整车厂在质检和验收环节存在监管不严的问题。由于价格和生产效率的压力,这些厂家往往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加剧了产品质量的下滑趋势。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更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面对成本压力,汽车供应商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来降低成本。削减人力成本、降低用料标准等成为了常态。甚至有供应商为了节约用电成本,选择在夜间开工,白天停工。然而,这种强行降本的做法无疑会对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汽车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整车厂还在不断缩短比价周期和延长应收账款账期,给供应商带来了更大的经营压力。以比亚迪为例,该公司现在将同一零配件交给多个供应商生产,并将原本一年或半年的比价周期缩短到了三个月。这意味着供应商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否则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在这种背景下,汽车供应商不得不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然而,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一些供应商开始寻求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来应对这一挑战,而另一些则可能因无法承受压力而被迫退出市场。

对于整个汽车行业而言,这场成本削减风潮无疑将带来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将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引发一系列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对消费者的利益构成威胁。因此,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控制,成为了整个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