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资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游戏 数码 资讯 商业

车圈价格战愈演愈烈,供应商如何破局“低价寒流”?

2024-11-28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近期,汽车行业的价格战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尤其是在年底这一关键节点,不少车企在新车发布之夜便推出了力度空前的“限时一口价”优惠,企图通过低价策略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对于消费者而言,车企推出的优惠措施无疑是个好消息,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购得心仪的车型。然而,这一举措背后,车企和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却遭受了严重挤压。

近日,网络上流传出一封比亚迪集团要求供应商降价的邮件,邮件中明确提出,为了提升比亚迪乘用车的竞争力,需要整个供应链共同努力,从2025年1月1日起,供应商所供货产品价格需降价10%。邮件落款为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乘用车首席运营官何志奇。

随后,一封疑似供应商回应比亚迪的邮件也被曝光,该邮件对比亚迪的降价要求表示强烈不满和严正抗议,呼吁比亚迪停止无底线的压榨模式,而应推动供应链的良性发展。

针对这一事件,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回应称,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行业惯例,对供应商提出的降价目标并非强制要求,双方可以协商推进。同时,他也对第二封邮件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事实上,车企要求供应商降价并非个例。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上汽大通也向其供应商发出了类似的降价通知,希望供应商能在材料成本优化、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给予支持,以提升企业在复杂形势下的生存能力。

早在今年5月,博世中国区总裁徐大全就曾透露,去年车企打价格战,博世收到的平均降价要求是15%,今年更是上升到了20%。作为汽车供应链的老牌企业,博世尚且面临如此巨大的降价压力,中小型供应商的日子可想而知。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产品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以新能源市场为例,今年新上市的重磅新车层出不穷,其中不乏进入20万级价格市场的车型,如小米SU7、极氪7X、阿维塔07等。国内其他主流市场也基本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车企纷纷采取降价策略以保持竞争力。比亚迪作为月销量能突破50万辆的车企,更是利用体系上的控本优势,持续用成本优势应对可能发生的价格战。然而,这一策略也给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尽管供应商对车企的降价要求表示不满,但比亚迪以及国产汽车品牌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并未因此放缓。2023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量同比增长57.9%,首次成为全球出口汽车最多的国家。其中,比亚迪累计出口超24万辆车,虽然与其他国产品牌相比仍有差距,但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其出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除了需要面对高昂的进出口税费和运输成本外,国产品牌还需在欧洲市场选址建厂或寻求与当地企业合资,以去掉“进口车企”的光环,争取降价空间。在海外市场,国产品牌在品牌知名度上不占优势,要想开拓新市场,必须在技术和价格方面具备明显优势。

在车企与供应商的博弈中,供应商们确实陷入了困境。今年,不少供应商因利润受挤压而苦不堪言。据报道,一些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如博世集团、采埃孚、法雷奥等纷纷宣布裁员计划。在广州车展和北京车展上,供应商们的存在感也大大降低,整个供应链透露出一股寒气。

面对车企的压价行为,供应商们并非束手无策。一些供应商已经开始通过技术改革来降低成本,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例如,地平线推出的征程6系列和卓驭的核心智驾方案,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持了技术优势,从而吸引了追求“智能平权”的车企。

长远来看,供应商们与车企之间的合作不应仅仅局限于价格竞争,而应共同推动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车企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也有义务帮助供应商实现技术创新,从而保障整个供应链的良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