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DMCC)最新发布的《2025年贸易的未来:茶叶特别版报告》显示,全球茶叶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从生产格局到消费趋势均呈现多元化特征。报告通过分析供需动态、贸易壁垒及创新方向,为行业参与者提供战略指引,其中迪拜作为全球茶叶枢纽的角色尤为突出。
市场规模方面,全球茶叶消费支出持续攀升,2024年达282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2994亿美元。生产端高度集中,中国与印度占据全球三分之二的产量,肯尼亚、斯里兰卡则主导红茶出口。然而,贸易活跃度较低,仅四分之一的茶叶参与跨境交易,其余以本土消费为主。市场结构加速分化:传统红茶在欧美成熟市场增长停滞,而高端茶、有机茶、功能茶及即饮茶饮需求激增。新兴品类中,气泡茶年增速预计达9%,抹茶市场规模有望在2029年扩大50%以上,酒精茶在北美市场年增速更超160%。
行业面临多重挑战。气候危机成为首要制约因素,极端天气导致印度、肯尼亚等主产区减产,预计到2050年肯尼亚适宜种茶区域将缩减26%。小农户生计承压,化肥与能源成本上涨叠加拍卖价格低迷,叠加可持续认证与劳工标准要求,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贸易层面,美国对印度茶叶加征50%关税,欧盟反森林砍伐法规等监管收紧,均推高市场准入门槛。价值链权力失衡问题突出,小农户议价能力弱,而加工、分销、零售环节高度集中,导致价值分配不均。
区域市场呈现差异化特征。亚太地区占据35%份额,中国与印度既是出口大国也是消费巨头,其中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485亿美元,推动进口持续增长。欧洲市场转向草本茶与特种茶,德国、法国成为可持续茶叶主要消费国。中东非洲市场增速领先,2025-2030年预计年增长8.5%,海湾国家对高端茶需求旺盛。北美市场则以功能茶与即饮茶为增长亮点。贸易流向重构中,巴基斯坦取代传统进口国成为全球最大买家,乌干达、卢旺达等新兴产区逐步崛起。
迪拜的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依托杰贝阿里港的物流优势、温控运输设施及简化海关流程,迪拜成为连接亚洲产区与欧美、中东市场的核心节点。2021年,其茶叶再出口额与数量均占全球51%。DMCC通过茶叶中心提供混合、包装、仓储等一体化服务,并搭建全球迪拜茶叶论坛等沟通平台,整合金融、法律、数字贸易工具,将传统转运枢纽升级为价值创造平台。例如,其推出的区块链溯源系统与可持续数据挂钩的贸易融资模式(如Trado项目),有效帮助小农户获得资金支持。
报告指出,行业未来将向三大方向演进:生产端推广精准农业、抗旱抗虫品种及生物炭土壤改良技术;供应链端普及区块链溯源系统,强化可持续数据与贸易融资的关联;产品端持续涌现功能性、便捷化及场景化创新。为应对挑战,报告建议行业加大气候适应性投资、赋能小农户、完善合规溯源体系,并依托迪拜等枢纽构建弹性贸易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