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资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游戏 数码 资讯 商业

万卡AI集群:算力变革下数据中心建设逻辑、系统瓶颈与交付模式之变

2025-11-12来源:快讯编辑:瑞雪

第二十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IDCC2025)暨数字基础设施科技展(DITExpo)即将于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1号馆拉开帷幕。这场以“重塑算力 破界而生”为主题的行业盛会,将于2025年12月10日至11日期间,汇聚数万名算力产业从业者,共同探讨技术突破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前沿议题。活动报名通道现已开启,诚邀各界人士共襄盛举。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参数规模正从百亿级向万亿级跃迁,驱动算力基础设施进入“万卡集群”时代。从OpenAI的GPT-4到国内“百模大战”的激烈竞争,“万卡”已成为AI巨头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门槛。然而,这场变革的实质远不止于机柜功率提升或液冷技术普及,其核心在于推动数据中心从传统“房地产”模式向“超级计算机”模式全面转型。

传统数据中心的建设逻辑长期遵循“基建先行”原则,即先构建标准化供配电、制冷和网络布线的“白色空间”,再由IT设备“拎包入住”。这种模式虽具备通用性和灵活性,却难以满足万卡级AI集群的极端需求。以GPU为核心的万卡集群本质上是“单一系统”,其系统架构、网络拓扑和功耗管理均需高度定制化,迫使数据中心建设逻辑从“机房适配IT”转向“IT定义机房”。

以NVIDIA DGX SuperPOD架构为例,其设计需预先锁定GPU服务器型号、InfiniBand交换机布局、光纤连接方式及机柜峰值功耗(可达60kW至100kW)。这意味着土建、暖通和电气设计必须从IT架构图出发,而非传统建筑图纸。机电工程师需与IT架构师、网络工程师协同,精确规划液冷管路走向、配电单元点位及高密度光纤管理方案,将数据中心建设从“建筑设计”升级为“系统工程”。

在万卡集群中,网络的重要性首次超越计算本身,成为制约系统效能的关键瓶颈。大模型训练依赖数千颗GPU的高频集体通信(如All-Reduce操作),任何单颗GPU的延迟或数据包丢失均会导致整个集群算力空转。这一特性使得InfiniBand网络凭借RDMA技术和高效拥塞控制机制占据主导地位,但其高昂成本和复杂拓扑结构(如“胖树”网络)也带来挑战。与此同时,以太网阵营通过RoCE技术追赶,但需深度优化交换机、网卡和软件协议栈以实现“无损”通信。

网络性能直接决定集群有效算力利用率,迫使行业重新设计AI数据中心系统。网络架构师的角色愈发关键,其需在成本、规模和效率间寻求平衡。例如,构建支撑万卡节点的网络,需规划复杂的拓扑结构并完成高强度调试,这本身已成为一项全球性工程挑战。

面对AI大模型“日新月异”的迭代速度,传统数据中心18至24个月的建设周期已难以为继。“上市时间”(Time to Market)成为算力竞争的生命线,推动交付模式从“工程项目”向“产品制造”转型。工厂预制与模块化集成成为核心解决方案,例如NVIDIA SuperPOD架构不仅提供硬件清单,更包含完整的“制造蓝图”。

在这一模式下,系统集成在工厂洁净环境中完成,GPU服务器、网络交换机、液冷歧管、PDU及管理软件被预集成至“Pod”或“AI模块”,并经高压测试。现场部署则简化为“乐高式”拼接,预制模块运抵后仅需“即插即用”式组装。这种模式将现场调试时间从数月压缩至数周,但要求GPU厂商、网络厂商、服务器厂商及数据中心运营商形成“命运共同体”,以一体化设计和联合研发替代传统分包模式。

万卡AI集群的建设浪潮,标志着数据中心从“被动容纳”向“主动生产”的范式转移。其建设逻辑、系统瓶颈和交付模式的变革,正在重塑整个产业链。那些仍以“盖房子”思维建设“超级计算机”的参与者,终将被这场革命的浪潮所淘汰。

未来十年科技新图景:智能硬件跃迁、AI赋能与网络无感化变革
本文将从智能硬件、AI 算法、未来网络、数字经济、安全体系等多个维度,分析科技浪潮下的核心趋势。 设备变得更聪明网络变得无形AI 成为能力底座数字经济成为主引擎安全体系成为关键支撑科技不是未来,而是现在正在发…

2025-11-15

桥梁位移监测仪:精准感知位移 灵活部署续航 守护桥梁安全出行
这种方式能够利用清洁能源为设备持续供电,既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理念,也巧妙地解决了在市政供电不便场景下的设备续航问题,保障了监测工作的不间断进行。为了便于现场操作与维护,桥梁位移监测仪还配备了便捷的配置方式。 …

2025-11-14

水库增殖放流站物联网升级:实时监测,远程管控,开启智慧渔业新模式
通过接入溶解氧传感器、水温传感器、水质监测仪、自动投料机、自动增氧机、循环水设备PLC、摄像头等多种设备,物通博联智能数采网关能够实时采集各个鱼池的水质、溶解氧、水温以及投料、增氧、循环水等设备状态,通过5…

2025-11-14

5.5G辐射危害健康?物理学者:比太阳光频率低,基站越密越安全
我当时听了都愣了,太阳光那不是好东西吗,怎么还跟信号辐射扯一块儿了? 最有意思的是,他说大家都觉得基站多了辐射就大,这完全是搞反了。之前吵得最凶的那个阿姨,现在天天用5.5G跟外地的孙子视频,还跟邻居说这新基…

2025-11-14

高光谱探测器助力宽带叠层扫描成像 开启3D高光谱成像新篇
最近的研究表明,能量分辨或高光谱探测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取代单色器的作用来执行,例如,在单次采集中使用宽带辐射进行边缘减影叠层扫描成像。利用这样的探测器,时间相干性变得可调(在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的限制内)并且在…

2025-11-12

中国电信携手多方完成2万公里中轨NTN在轨试验 速率达140Mbps
快科技11月11日消息,近日,中国电信研究院联合浙江电信,携手清华大学、上海清申科技、北京捷蜂创智科技,依托云网融合大科创装置天地一体卫星试验能力,成功完成NTN(非地面网络)制式在中轨卫星条件下的在轨技术验…

2025-11-12

NAND闪存供应告急价格半年翻倍,群联电子聚焦高利润企业客户
即便价格不断走高,市场对存储器的需求并没有减弱,而是不断增长。 据了解,群联电子在2025年中已经获得了2026年的大部分NAND闪存供应,并与六家供应商延长了长期协议。群联电子将与主要GPU和服务器供应商合…

2025-11-12

中国移动北斗短信升级新突破:无网也能畅发文字语音图片 应急通信添利器
iMobile爱科技11月11日讯——中国移动正式发布北斗短信业务重大升级成果,在原有文字通信基础上新增图片、语音等富媒体消息功能,并实现上行40 个汉字、下行 10 个汉字的文本传输能力升级,北斗通信进入…

2025-11-11

爱立信完成上行L4S技术测试,为5G时延敏感业务提供网络支撑
(全球TMT2025年11月11日讯)近日,在IMT-2020(5G)推进组的组织下,爱立信成功完成了上行L4S技术测试,验证了L4S在提升上行实时交互业务体验方面的显著效果。测试结果表明,L4S技术能够有效…

2025-11-11

中国电信携手多方完成2万公里中轨NTN在轨验证 助力6G天地一体组网
试验配置 Ka 频段 100MHz 带宽,基于自研的 NTN 终端样机,完成 FR2 频段 n510参数配置的透明转发模式在轨通信技术验证及海域宽带应用试点,实测下行峰值速率达 140Mbps(IT之家注…

202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