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资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游戏 数码 资讯 商业

外资加码地方国资产业资本协同增持 南京银行引领区域性银行价值重估潮

2025-11-25来源:快讯编辑:瑞雪

近期,资本市场对区域性银行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多家银行股东及管理层通过增持股份传递积极信号。法国巴黎银行作为南京银行第一大股东,年内两度大额增持成为市场焦点。根据最新公告,该机构及其QFII主体在9月至11月期间累计增持南京银行2.36亿股,持股比例从16.14%跃升至18.06%,创下历史新高。此次增持不仅体现国际资本对中国城商行发展潜力的认可,更引发市场对银行板块估值修复的广泛讨论。

南京银行的资本吸引力正形成多元化格局。地方国资阵营中,紫金集团通过旗下信托公司于7月至9月完成增持,将集团整体持股比例提升至13.02%;本土产业资本代表南京高科自3月以来累计投入16.84亿元,持股比例接近举牌线。三类资本的协同布局凸显南京银行在资产质量、区域经济协同等方面的核心优势。数据显示,该行9月下旬至11月下旬股价累计上涨12.39%,在11月21日市场调整期间仍保持0.53%的涨幅,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这轮增持潮并非孤立事件。四季度以来,成都银行、青岛银行等区域性银行均出现股东增持动作。成都产业资本集团与成都欣天颐合计增持3424.7万股,涉及资金超6亿元;青岛国信产融控股通过港股通渠道耗资9.57亿元完成对青岛银行的大额增持,持股比例达19.17%。管理层方面,常熟银行多位高管计划未来6个月内增持不少于55万股,进一步强化市场信心。这些动作共同构成银行板块估值修复的重要推动力。

低估值与高股息特性成为资本布局的关键考量。摩根大通研究显示,内地银行股平均股息收益率约4.3%,在震荡市场环境下对险资、养老金等长线资金具有显著吸引力。北向资金年内持续净流入银行板块,反映出资金配置逻辑从高估值成长赛道向低估值高分红板块的转变。以南京银行为例,其股价表现与板块逻辑高度契合,即便在市场调整期间仍能保持稳定,凸显防御性配置价值。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本轮增持潮折射出资本市场对银行估值体系的重构。过往投资者多关注短期盈利波动,如今转向评估客户基础、区域经济韧性、资产质量稳定性等结构性因素。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区域性银行,正逐步成为长线资金的压舱石。随着市场风格向配置收益型转变,银行板块的战略地位将持续提升,优质标的有望在估值修复过程中实现价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