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资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游戏 数码 资讯 商业

AI独角兽的另类起点:创始人“人肉”顶岗,反内卷CEO打造十亿估值传奇

2025-11-23来源:快讯编辑:瑞雪

在人工智能技术席卷全球的当下,一家名为Fireflies的创业公司凭借其会议记录服务迅速跻身独角兽行列。这家估值达10亿美元的企业宣称其产品已覆盖全球75%的财富500强企业,但鲜为人知的是,其早期核心服务竟完全依赖创始人手动操作完成。

联合创始人Sam Udotong近期在社交平台披露,2017年公司创立初期向客户收取每月100美元费用,承诺提供"全自动会议记录AI助理"。然而实际服务过程中,两位创始人需亲自拨入每场会议,通过手工记录整理会议内容。这种"人肉AI"模式持续了数月,期间他们参与了超过100场会议,用人工方式完成了所有客户交付的记录任务。

这种看似原始的操作方式却取得了惊人成效。公司凭借准确及时的会议记录服务获得客户高度认可,成功支付旧金山公寓每月750美元的租金。Udotong坦言,正是通过这种极端方式验证了市场需求,为后续技术自动化奠定了基础。目前该公司已发展为拥有50多万企业用户的行业领导者,其最新推出的"与萤火虫对话"功能支持60余种语言实时交互,标志着服务从单纯记录向智能辅助的转型。

公司独特的运营文化同样引发关注。首席执行官Krish Ramineni公开反对加班文化,主张"信任比监管更重要"的管理理念。他透露公司100余名员工分布在全球十多个时区,实行完全远程办公制度,既没有固定办公室也不强制考勤。这种去中心化模式在科技行业引发争议,但销售团队仍持续超额完成业绩目标。

这种"人工伪装AI"的创业路径在网络上引发激烈讨论。支持者认为这是典型的MVP(最小可行产品)验证策略,通过人工模拟服务流程快速测试市场反应。批评者则指出,未经授权参与客户会议可能涉及隐私侵权,这种商业模式存在伦理风险。自动化专家乌马尔·阿夫塔布警告称,此类行为可能引发法律纠纷,损害企业信誉。

面对质疑,部分行业观察者持宽容态度。他们指出在AI技术成熟前,许多创业公司都采用"人工+算法"的混合模式过渡。这种策略既能保证服务质量,又能为模型训练积累宝贵数据。正如某软件工程师评论:"重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客户最终关心的是服务效果而非实现方式。"

Fireflies的案例折射出人工智能领域的特殊发展规律。当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时,企业往往需要在商业承诺与技术现实间寻找平衡点。这种"人工驱动自动化"的过渡模式,既是对创业者创新能力的考验,也引发了关于商业伦理的深层思考。

核聚变燃料氚不够用?别慌!科学家早有妙招实现“自给自足”
锂这东西可就常见了,手机电池里有,电动车里更多,全球能开采的储量够咱造多少电池都数不清,更别说当聚变燃料了。后来他给我画了个简单的图,才明白这是个循环——用一点氚点火,反应出的中子造更多氚,造出来的又接着烧,…

202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