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资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游戏 数码 资讯 商业

技术领航,价值赋能!琏升光伏两款异质结多分片组件开启行业新篇

2025-11-20来源:快讯编辑:瑞雪

在光伏行业“降本增效”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目标推动下,技术创新正成为破局行业同质化竞争的关键力量。近日,琏升光伏在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上重磅发布天王星Pro与金星Pro两款异质结(HJT)多分片组件,凭借技术突破与量产实力,为全场景光伏应用提供了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此次发布的两款组件均基于G12-0BB版型设计,采用多分片技术、高密度封装及转光(UV)胶膜工艺,兼具高载荷、高阻水、强抗UV特性,可显著降低支架、汇流箱、电缆及占地面积等成本,在BOS(系统平衡成本)与LCOE(平准化度电成本)方面表现优异。其中,天王星Pro为双面双玻组件,最高双面率接近95%,批量交付功率达745W以上,转换效率突破24%,适用于大型地面电站与工商业屋顶;金星Pro则为单面双玻全黑组件,批量交付功率550W以上,转换效率同样达24%以上,主要面向工商业屋顶、高端住宅及文旅项目等场景。

国合能源研究院院长王进在发布仪式致辞中指出,异质结技术是当前光伏技术创新的核心方向之一,既能破解行业同质化竞争困局,也是满足终端市场对高效、可靠、绿色产品需求的关键支撑。琏升光伏“行星”系列组件的推出,体现了对终端需求的深度理解与技术的持续精进,不仅践行了行业“优质优价”的发展共识,更将有效缓解高效产品供给不足的痛点,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眉山琏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万昌在仪式上表示,此次新品发布得益于公司全体员工的努力与合作伙伴的支持。两款组件的量产功率及平均转换效率均刷新行业纪录,标志着琏升光伏在异质结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他强调,公司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与产业链伙伴协同推进材料革新与智能制造升级,加速行业整体降本进程。

发布仪式上,琏升光伏董事长王新、副总裁唐豆豆、研发总监汤安民等共同为新品揭幕。随后,汤安民在主题演讲中详细解读了“行星”系列组件的研发优势与产业化布局。他介绍,该系列组件以“技术为基、场景为先”为核心理念,通过差异化创新路径,聚焦异质结技术的高效与可靠性,在特殊场景中构建独特客户价值。公司倡导“全链协同”的生态化发展思维,联合产业链伙伴推动从材料到制造的闭环升级,并坚持“长期主义”技术投入哲学,通过持续迭代保持技术代际领先,最终实现绿色能源的普惠化应用。

作为全球N型异质结技术的核心企业之一,琏升光伏在第三代N型异质结电池技术的研发与量产领域成果显著。其眉山8GW高效异质结电池项目从动工到投产仅用206天,创下行业速度纪录。公司通过硅片薄片化、银包铜浆料及0BB无主栅技术等关键工艺实现降本突破,同时布局钙钛矿叠层技术,实验室效率已突破32.99%。目前,琏升光伏已积累80余项异质结相关专利技术,在关键技术研发、产能建设及降本增效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科创50ETF中银(588720)11月19日跌1.10%,规模超2亿重仓中芯国际等股
科创50ETF中银(588720)成立于2025年3月27日,基金全称为中银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简称为中银上证科创板50ETF。 规模方面,截止11月18日,科创50ETF中…

2025-11-20

科创50ETF基金(588180)11月19日跌1.14% 规模份额双降流动性如何?
规模方面,截止11月18日,科创50ETF基金(588180)最新份额为22.50亿份,最新规模为19.74亿元。回顾2024年12月31日,科创50ETF基金(588180)份额为54.70亿份,规模为3…

2025-11-20

科创50ETF富国(588940)11月19日跌1.15%,最新规模达5.02亿元
科创50ETF富国(588940)成立于2025年5月21日,基金全称为富国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简称为富国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 规模方面,截止11月18日,科创50ET…

2025-11-20

贵州唯一!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跻身全国首批机器人中试验证基地行列
近日,从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传来喜讯,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成功入选“国家机器人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中试验证矩阵——机器人典型场景中试验证基地(筹)(第一批)”,是贵州省唯…

2025-11-20

19岁天才少年黄一:携开源双足机器人,获雷军等投资开启新征程
2025年,黄一在上海创立萝博派对,专注全开源双足人形机器人研发,目前用户已覆盖高校科研、机器人创业公司、工业检测研究机构等,十余家企业及高校已复刻其技术方案。在这样的时间点上,像 RoboParty …

2025-11-20

专访联想创投梁颖:具身智能挑战犹存,投资转向核心部件谋新局
我们在大量项目考察与投资实践中发现,许多公司初期均宣称要打造“全场景多任务人形机器人”,例如在工厂场景中无需专门训练,半小时内即可切换插螺丝、搬箱子等不同作业任务,但真正推进落地时,多数企业不得不转向科研市场…

202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