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数据局举办的“数据价值化 我们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活动上,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人工智能官李鹏透露,公司正通过数据赋能推动多领域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南方电网已研发400余个电力数据产品,累计服务调用超百万次,形成一批可量化、可验证的应用成果。其中,电力数据与制造、金融、环保、应急、城市治理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在普惠金融领域,南方电网的创新实践尤为突出。通过构建企业授权下的电力数据“信用画像”体系,已帮助超过1000家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累计融资规模突破16亿元。这一模式有效破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金融行业提供了全新的风险评估维度。李鹏强调,电力数据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晴雨表”,能够精准反映企业实际运营状况,为金融机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针对数据共享中的信任壁垒,南方电网于去年8月率先启动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该平台整合区块链、隐私计算、数据沙箱等技术,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的流通机制。通过建立19项管理规则、发布149类电力数据开放目录,并创新“自营+平台”运营模式,吸引各类主体参与数据生态建设。其中,“包干制”与“分润制”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了生态伙伴的积极性。
数据显示,该平台运营不到9个月即取得显著成效:入驻生态伙伴突破370家,涵盖央企、民企、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需求达153个,孵化45个跨行业融合应用场景。与建设初期相比,生态伙伴数量增长10倍,合作需求增长3倍,应用场景增长2倍。今年7月,该平台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标志着其技术架构与运营模式获得国家级认可。
李鹏表示,南方电网将持续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通过技术突破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构建更加开放、协同的数据生态。目前,平台正探索能源数据与交通、医疗等领域的融合路径,未来将形成更多“数据+场景”的创新解决方案,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