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兴月河历史街区的建银大桥下,有一家名为樨香旧书店的小店,虽然面积仅20多平方米,却承载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店主武克风,1981年出生于安徽亳州,与妻子共同经营这家充满年代感的旧书店,为爱好阅读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淘书的好去处。
每到周日,月河古玩集市便热闹非凡,吸引着来自长三角乃至全国各地的古玩收藏爱好者。逛完花鸟市场和古玩集市后,许多人会选择踱进樨香旧书店,看看新到的“货色”,若有中意的旧书,便欣然淘回家。这种惬意的体验,让不少阅读爱好者流连忘返。
武克风在嘉兴打拼已近十年,三年前,他与妻子决定开设这家旧书店。他的生活节奏在上海和嘉兴之间切换:周一至周六,他在上海收旧书、陈年书画和老物件;周日清晨6点,嘉兴的旧书店准时开门迎客。武克风有10多个亲戚在上海从事搬家和废品回收行业,他们经常能接触到居民家里的旧书和老物件。一旦发现有价值的东西,便会第一时间联系武克风,让他前来挑选。
“经营旧书店不容易,最怕货源不足。”武克风坦言,“书得定期更新,否则顾客会流失。”目前,樨香旧书店常备五六千册旧书、几百幅画卷,还有一些古玩物件。他坚持每周更新书籍,每周日上新,通常有20麻袋,每袋30多公斤,总量超过600公斤。然而,并非所有书都能顺利卖出,有些滞销的书只能送回废品收购点。
尽管店面狭小,但樨香旧书店的顾客却络绎不绝。许多常客与武克风熟络后,会托他留意自己感兴趣的旧书,列出书单范围。一旦有合适的书,武克风会通过微信通知他们,他们便会欣喜地赶来提货。然而,店面狭小也带来了不少困扰:书籍无法分门别类摆放,顾客找书时常常需要翻找多个角落。
“经营旧书店,最难的是地段和场地。”武克风说,“顾客大多是带着‘逛逛’的心态来的,如果地址太偏僻,缺乏人气,就不会专程前来。”他选择在月河老街附近开店,正是看中了这里的人气。然而,场地大小也是个问题:太小会拥挤,太大则租金高昂。在上海,类似地段的月租动辄一两万元,光靠卖旧书根本无法覆盖房租。即便在嘉兴,他的店面积也有限,书籍摆放杂乱,让一些想“直奔主题”的顾客感到不便。
尽管如此,武克风仍尽力为每本书找到好的归宿。樨香旧书店的二手书价格定在5元到10元之间,极少数成套或难得一见的书价格稍高。一周仅营业一天,但凭借经营旧书画和老物件,多少能弥补一些账务上的窘迫。虽然赚得不多,但夫妇俩仍觉得“一座城市都应该有家旧书店”。
武克风感慨道,时代在变化,科技日新月异,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里的书店越来越少,乔迁新居后,曾经心心念念的书房也逐渐被冷落。20世纪90年代,在公园或公交车上拿着本书阅读是件平常事,现在却越来越少见。“我从上海收来的书,差不多有一半多能找到买主。”武克风说,“但下架的书我会保存一段时间,因为行情不确定,可能过几个月还会有买主。”
为了保存这些库存,武克风在自己居住的城南花园附近租了4个车库作为仓库。“在化为纸浆前,尽量让旧书有缘找到它的新主人,是我感到很快乐、圆满的一件事!”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