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铀业”)即将在A股市场亮相,这家全球主要天然铀供应商之一的企业,历经一年五个月的IPO流程,目前已进入申购阶段,距离正式上市仅一步之遥。
11月21日,中国铀业正式开启申购,发行价格定为每股17.89元。此次IPO吸引了包括中国核工业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华能核电开发有限公司、国新投资等在内的8家战略投资者,它们合计投入超过13亿元,占本次发行总数的30%。这一阵容强大的资本支持,彰显了市场对中国铀业的高度认可。
作为中国天然铀保障供应的核心力量,中国铀业在全球天然铀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世界核协会(WNA)的数据,公司连续多年稳居全球前十大天然铀生产商之列,产量持续保持在全球前列。此次IPO,中国铀业计划募集资金41.1亿元,主要用于天然铀产能提升、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以及补充流动资金,以进一步巩固其在核能领域的优势地位。
招股书显示,中国铀业的经营业绩近年来稳步增长。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5.35亿元、148.01亿元和172.7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4亿元、12.62亿元和14.58亿元。尽管2023年归母净利润因非经常性损益有所下降,但扣非净利润仍实现同比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37.64亿元和12亿元,同比增速均超过两位数。
在11月20日的IPO路演活动中,中国铀业董秘透露,公司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95亿元至20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6亿元至16.5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15.3亿元至15.8亿元。这一预测进一步增强了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中国铀业的成功,离不开其在天然铀资源开发领域的专营权以及与主要下游客户的长期稳定合作。公司不仅在国内天然铀资源开发方面具有独家优势,还与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欧安诺、力拓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长期供应协议。2022年至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比均超过77%,其中对中核集团的销售占比接近半数,客户结构稳定且优质。
此次IPO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四个国内天然铀矿项目,包括纳岭沟、巴彦乌拉、七三七/七三九扩建及棉花坑矿井三期工程,这些项目均已通过环评。公司还将投入资金用于沽源铀业水冶综合技改、江西共伴生铀资源综合利用及中核华中钽铌新材料项目,以提升放射性共伴生资源的开发效率和利用水平。剩余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支持公司日常运营和业务拓展。
随着全球核电装机容量的持续增长,天然铀的需求预计将稳步提升。WNA预测,到2040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46GWe,反应堆铀需求将增加至15.05万tU。中国铀业作为全球主要的天然铀供应商之一,将充分受益于这一市场趋势,进一步巩固其行业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