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资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游戏 数码 资讯 商业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新发现:月球“生锈”机制揭晓,深化演化认知

2025-11-21来源:快讯编辑:瑞雪

国家航天局近日发布消息称,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的样品中,首次发现了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这一发现表明,月球表面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也会发生类似"生锈"的氧化反应,为研究月球地质演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与地球环境截然不同,月球表面长期处于缺乏大气和水分的还原状态,传统认知认为其难以形成高价态铁氧化物。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专家指出,此次发现的赤铁矿虽与地球上的三氧化二铁成分相同,但形成机制存在本质差异。研究团队通过高精度显微分析证实,这些微米级晶体源于月球历史上的大型撞击事件——当高速陨石撞击月球时,瞬间产生的高氧逸度气相环境使铁元素被氧化,同时促使陨硫铁等矿物发生脱硫反应,最终通过气相沉积形成赤铁矿颗粒。

科研人员特别关注到,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具有磁性特征,这为解释南极-艾特肯盆地边缘观测到的磁异常现象提供了矿物学证据。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显示,铁氧化物颗粒与陨硫铁颗粒存在清晰的接触边界,进一步验证了撞击脱硫反应的存在。这种在极端还原环境下形成强氧化性物质的现象,彻底改变了科学界对月球氧化还原状态的认知。

作为太阳系已知最大最古老的撞击结构,南极-艾特肯盆地的特殊地质条件为这项研究提供了理想样本。嫦娥六号任务采集的月壤样品显示,该区域在约42亿年前遭受过超大规模撞击,其能量足以改变局部区域的氧化还原环境。这种瞬时高氧逸度条件与持续的微氧环境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氧化反应场景。

该成果由多机构科研团队联合完成,相关论文已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研究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月壤样品的矿物组成、晶体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构建了撞击诱导氧化反应的完整模型。这项发现不仅刷新了人类对月球表面物质循环的理解,也为后续探测任务选址和仪器设计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特别是在寻找月球水资源和评估原位资源利用潜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嫦娥六号带回月壤新发现:月球也有“铁锈”,揭示全新氧化反应机制
凌宗成介绍,虽然月球赤铁矿的成分和地球上一样都是三氧化二铁,成因却存在明显差异,本次研究的赤铁矿的形成可能与月球历史上大型撞击事件密切相关。 嫦娥六号着陆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是太阳系岩石质天体上已知最大、最古…

2025-11-21

中国人形机器人价格下探性能跃升,产业革命引领消费新潮流
松延动力创始人姜哲源表示,“小布米”之所以能将价格降至万元内,在于提高零部件自研比例、革新材料与结构设计以及本土供应链的优势。 通过强大的供应链实现成本控制、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切入市场、快速形成规模和生态,…

2025-11-21

苹果2026年新品大揭秘:折叠iPhone、带屏HomePod等五大产品将亮相
根据长期追踪苹果动态的媒体报道,2026年苹果可能推出五款重磅产品,涵盖手机、家居、穿戴与电脑四大领域。这款眼镜将像AppleWatch一样与iPhone配对,内置摄像头用于拍摄和增强Apple Intel…

2025-11-21

2025世界计算大会在长沙启幕 “五个十大”清单展现计算产业新活力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0讯(全媒体记者 邹麟)11月20日,以“计算万物湘约未来——智算驱动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5世界计算大会在湖南长沙北辰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大会同期举办的2025世界计算大会…

2025-11-2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新突破:效率达27.2% 稳定性显著提升
近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研制出光电转换效率为27.2%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原型器件。 据了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易于低成本印刷制备且具有高光电转换效率的优势,被视为新一代太阳能电…

2025-11-21

光伏膜片材料全解析:从种类特性到应用优化,探索绿色能源新未来
EVA膜因其良好的透明性、柔韧性和耐候性能,是光伏行业中最常用的封装材料之一。 如聚酯(PET)膜,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耐热性,常用于背板材料;聚酰胺膜则以其优异的耐热和耐化学性能,在特殊环境下的光伏应用…

2025-11-21

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引激辩:专家观点碰撞,商业化之路何去何从?
他指出,当前很多消息都在传递固态电池即将量产的信息,但只有真正参与其中的人才了解,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解决技术问题、工艺问题、成本问题等。 艾新平表示,希望学界及产业界明白,在讲座上可以…

202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