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资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游戏 数码 资讯 商业

人工智能说方言,听取乡情一片

2022-05-14来源:光明日报编辑:

人工智能说方言,听取乡情一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传递一方缱绻乡音,不仅是地域风物的承载,更体现着传统文化的赓续。方言在于交流,方言的根基是普通老百姓的使用。可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方言在年轻人文化圈层中的声音渐淡。比如,保留了中古音韵、软糯抑扬的吴语,更多地出现在昆曲、评弹、闲话等非遗文化形式中,面临着代际传承的问题。而今很多的年轻人,对方言不要说“识听不识讲”,甚至鲜有听闻,更不要说身口相传了。

2021年底,首支人工智能方言文化公益微电影《姑苏琐记·金缕衣》,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影像创作推动方言回归,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其姊妹篇《姑苏琐记·懒画眉》在2022年春日上线,延续前作叙事风格,在影像上更体现了古代姑苏“格物”的韵味,深受年轻网民和昆曲爱好者的欢迎。由此看来,当下的方言保护更应该调动年轻人熟悉的网络形式,用智能手段转变语言文化传播的式微态势,用多样化的媒介形式让方言活起来、说出来,实现方言的保护和活化。

网络视听文艺形式的特点,在于用视听语言手段与网络传播的切片化、微粒式特征相结合,让网民在影像叙事的缝合中实现信息触达,在“时空穿越”中破除“次元壁”。创作者利用技术保留了方言乡音,寻找可切实落地的应用场景,探索方言叙事新的影像表达。

《姑苏锁记·金缕衣》故事背景在明末崇祯年间苏州府,讲述古代出阁女子与绣娘之间的惺惺相惜,其间融入了苏绣的传统工艺、冬酿酒的稻食文化等细节,将古代生活场景中节气习俗的复原与方言的音韵之美融合起来。姊妹篇《姑苏锁记·懒画眉》则撷取明代隆庆年间,爱好昆曲的年轻厨娘,因烹制“蟹斗”错过府上的伶人表演,后偶遇伶人并赠其吃食,最终伶人为她独唱一曲《玉簪记·琴挑》的故事。短片同样采用人工智能吴语旁白,以“懒画眉”的昆曲曲牌为题,佐以民俗、美食、园林等诸多古代苏州府的细节加以打造。

为了再现历史的真实质感,创作团队访古探幽,从灶台、砧板到笼屉,都是真实使用过的旧物,保留了寻常人家的烟火气,引领观者重回姑苏,重塑传统美学。短片因昆曲而成,借昆曲曲牌,既表露了旧时历史故人对昆曲的热爱,也彰显了昆曲繁盛之时苏州城的文化风貌,在“月明云淡露华浓,欹枕愁听四壁蛩”的声韵中,细细体会故事传递的“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朴素情感。在精致雅秀的苏式生活中,召唤温良、和煦的传统美德,这又何尝不是彰显方言背后文化自信的一种方式呢?

《姑苏锁记》系列短片创新性地使用了人工智能合成吴语旁白,这得益于不断提升的方言语音识别与合成能力。短片中颇有创意的地方,是听人工智能“说”出一口软糯的苏州话。让人工智能语音说出一口普通话已经很难,更别提要合成有着28个声母、49个韵母、8个声调的苏州话了。在语音识别和合成系统研发过程中,大小挑战接踵而来。

苏州话源远流长,今日的吴语发音者稀缺,加上吴语地区方言分布广、地域差别大,所谓“十里不同音”,这些都为收集方言带来了难度。2018年,讯飞输入法启动“人工智能苏州方言保护计划”。随着这一方言专项计划的推进,已有2.2万人次志愿者参与,一共收集苏州方言语料5.7万条。为了让AI说一口流利的苏州话,技术团队历时3年,积累千余小时的语料实态,通过算法迭代训练,最终在语音合成的自然度和情感化方面获得重大进展,人工智能吴语诞生了。

《姑苏锁记》系列短片将人工智能方言技术新颖地加入文艺创作中,发声腔调、语音语气都透着真切,显得自然贴近,仿佛带来了一场时空穿越,将小屏前的年轻观众带入历史情境中。人工智能通过影像赋能苏州话,不仅希望熟悉的乡音能够激发苏州人的乡情,唤起少时的乡音记忆,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一代用实际行动参与方言保护,对方言感兴趣,把方言说出来、讲起来,用苏州话讲好更多的苏州故事。

从《唐宫夜宴》到《只此青绿》,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破圈”传播,成为近年来网络文艺工作者的创意追求。像《姑苏锁记》系列,将人工智能方言与网络文艺相结合,将技术理性与情感共鸣相融合,既是对传统文化、方言保护的一次形式探索,也是顺应时代召唤的文艺创新。

保护方言与非遗传承,并非一己之力能够实现,需要有识之士凝聚力量,广纳母语发音人和方言志愿者,让方言保护走近年轻人,让方言流传深入到寻常百姓家。除了影像化表达,“倷阿会讲苏州闲话”活动也得以开展,通过用人工智能讲解吴地遗珍,拓展了语音智能场景。

不仅仅是吴语,整个方言保护计划处处开花。“浙里有乡音”浙江方言文化影视典藏公益项目,用人工智能传承乡音。“彝族汉语诗的凉山风月”项目,用音乐与人工智能共同推进方言保护,让彝乡人笔下的汉语诗歌被更多人听见,开拓文化传承的跨界形式。运用人工智能推进保护中华语言文化遗产,这种智能化方言推广的新尝试,不仅实现了应用创新、跨界创新,更体现了源头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和跨界合作,推动全民参与共建“中国方言库”,让方言保护计划从小众到大众,从民间到公益,从自发走向自觉。

语言从来都是越用越活的。人工智能助力方言保护,不仅仅是让方言走近年轻人,更是通过智能语音创新方言保护形式,讲述方言的故事,让语言的鲜活浸润到“网生代”喜闻乐见的视听文艺形式中来,让人工智能的科技温度激活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

(作者:刘亭,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

企业禁用无线网卡攻略:三种方法详解,第二种助企业高效管控风险
对于中大型企业或对数据安全要求高的单位,域智盾终端安全管理系统提供了更智能、更彻底、更可追溯的无线网卡管控方案。在Windows专业版或企业环境中,IT人员可以用系统自带的组策略(Group Policy…

2025-11-15

蓝牙耳机被他人连接别慌!三招轻松夺回“控制权”
当发现耳机被别人连接时,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是重置连接。操作很简单:先打开你的手机蓝牙设置,找到已配对的耳机名称,选择“忽略此设备”或“取消配对”。最后,在手机蓝牙列表中找到你的耳机并重新点击连接即可。这个操作…

2025-11-15

6寸LCD显示屏:小身材大能量,技术优势与多元应用前景深度剖析
采用IPS等先进技术的6寸LCD屏,能够实现更广色域覆盖,色彩显示真实自然,更适用于图像监控、医疗设备显示、智能终端等对色彩还原要求较高的场合。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6寸LCD显示屏将在未来呈现更高清、更智…

2025-11-14

中国6G技术首阶段试验圆满收官,通信领域创新再启新程
在全球竞相布局6G的背景下,中国率先完成第一阶段技术试验,展现了其在通信领域的强大实力。此次试验涵盖了6G关键核心技术,测试了多种潜在技术和系统性能。业界普遍认为,6G网络将实现地面与卫星通信的融合,构建空…

2025-11-14

水浸传感器RS-SJ:4G蓝牙双助力,高效守护防积水安全
当检测到水浸情况时,相关信息会通过4G网络快速传输至指定的管理平台或用户终端,无需人工现场查看,让用户在第一时间知晓积水隐患,为及时采取排水、设备转移等应对措施争取时间,避免积水造成更大损失。 水浸传感器凭借…

2025-11-14

工业通信新选择:环网交换机如何以冗余设计保障现场数据稳定传输
每个交换机上有两个用于组环的端口(网口),交换机之间通过手拉手形式构成了环形的网络拓扑。我们设计的千兆工业交换机整体设计采用“凹陷”网口设计,外观上和普通交换机大有差别,将网线水晶头能够有力的支撑保护住。 …

2025-11-14

中关村房山园科技对接会:昆虫机器人等“硬核”成果亮相,助力新质生产力
11月12日,中关村“火花”活动之北京理工大学专场对接会暨中关村房山园新质生产力发布厅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在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举行,极限搜救昆虫机器人、通信感知超宽带收发芯片等一批来自北京理工大学、…

2025-11-14

避开苹果锋芒,聚焦外卖小哥:打造专属他们的超实用蓝牙耳机
试着聚焦一个特定人群,比如外卖小哥。电量要非常足,最好能用一整天。麦克风要特别好,因为外卖小哥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环境嘈杂,麦克风不好的话,对方根本听不清。如果能将耳机固定在头盔上,那就更好了,不怕掉。如果…

2025-11-13

2025微信数据保护全攻略:误删聊天记录别急,多场景恢复方案来了
提前备份是数据安全的核心,2025年微信已支持电脑、云服务、外部存储等多种备份方式,恢复时只需简单操作即可找回记录。苹果和安卓厂商的云服务早已支持微信数据备份,关键是确认误删前有有效备份记录。 2. 选择…

2025-11-13

浪潮KaiwuDB V3.0发布:多模融合AI赋能,引领物联网数智化新篇章
KaiwuDB V3.0关系引擎新增大型对象支持,无论是传感器产生的二进制数据还是文本信息,都能实现高效管理;同时,支持高效跨模连接算子与时序算子并行处理,相较于2.2版本跨模查询性能提升5-10倍,打破了…

202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