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资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游戏 数码 资讯 商业

王坚院士洞见:多数AI技术与产品难逃短期命运,未来需聚焦本质与创新

2025-07-29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及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近日接受了彭博社的深入专访,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AI)发展趋势的独到见解。王坚以其深厚的心理学背景和对AI的早期接触,对AI的演变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提出了深刻观点。

访谈中,王坚首先质疑了从AI到通用人工智能(AGI),再到超级智能(ASI)的传统进化路径。他认为,这三者并无本质区别,而是一个能力持续增强的过程,就像人的成长,从幼儿园到博士,虽然能力在增长,但难以界定哪一阶段是根本性飞跃。

王坚强调,当前的AI技术、服务与产品大多未能触及技术的核心本质。他以ChatGPT发布后涌现的众多新事物为例,预测其中大部分可能在5至10年内消失。他认为,中国AI技术的进步并非依靠单一企业,而是由DeepSeek、阿里巴巴、月之暗面等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共同推动。

王坚将AI竞赛比作一场马拉松,指出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尚未形成真正的壁垒,新玩家仍有大量机会。他认为,中国在底层模型上与国际的差距并不大,下一步应更专注于应用的探索。他提到,AI技术的真正挑战在于创造力,而非算力。目前,基础模型如Qwen和DeepSeek已足够强大,远超GPT-4,关键在于如何为这些底层技术开发创新应用。

回顾阿里云的创立历程,王坚表示,云计算作为一门技术驱动的生意,凭借其作为各行业基础设施的特性,有望在未来50至100年内保持如电力行业般的持续繁荣。他提到,阿里云CTO周靖人是阿里15年前招聘并培养至今的,对于仍处于早期阶段的AI技术,盲目的人才争夺并非制胜关键,找到有创新潜力的合适人才才是核心。

王坚还分享了他对AI对人类思维方式的深远影响。他认为,算力的提升将彻底改变人们规划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他提到,当人们拥有百万倍算力时,做事和思考的逻辑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正如交通工具的变革影响了人们的出行规划。

在谈到中国AI市场时,王坚表示,中国市场不仅是一个销售产品的传统市场,更是一个新技术的试验场。中国市场拥有探索数百万种AI可能性的机会,尽管其中大部分技术和产品可能最终会消失,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帮助人们探索了技术的边界。

王坚对中国AI创新周期的快速性表示赞赏,同时指出,一个组织或个人不可能长时间保持极快的速度。他认为,中国AI领域的竞争是健康的,因为它促使人们不断迭代技术,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他强调,AI竞赛是一场马拉松,短期的胜负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持续的创新和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