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资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游戏 数码 资讯 商业

企业数字化转型:信息化技术架构规划与实战指南

2025-07-24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迅速渗透各行各业的时代,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期。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模糊了企业的传统边界,也对既有的业务模式和IT架构构成了严峻挑战。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企业不得不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高效、灵活且安全的信息化技术架构。

数字化转型之路并非坦途,企业首先要面对的是边界模糊带来的安全风险。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虽然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和统一管理,但在云安全防护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业务部门之间的IT资源缺乏必要的分组和隔离,异构程度高,资源集成与数据集成面临巨大困难。企业对IT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而投资与人力资源却相对有限,这无疑加剧了业务快速发展的压力。传统数据中心在可靠性和性能方面的不足,更是成为了企业连续性和稳定性保障的绊脚石。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的IT基础设施经历了从设备独立、硬件孤岛到虚拟化数据中心,再到以软件定义为核心的分布式云化数据中心的演进。软件定义数据中心以其高度的灵活性,能够将安全、存储、网络、计算等资源延展到不同的云上,而硬件定义数据中心则因受限于专业设备,难以满足成本和可扩展性的要求,逐渐被边缘化。

在信息化技术架构的规划上,企业采取了上层技术应用多样化与混搭化的策略,通过统一的技术架构管理和规划,沉淀技术能力和标准,以支撑技术架构的扩展。同时,构建统一的平台能力层,实现应用系统的分类梳理和云化,建立云化资源池,进行应用迁移与升级,形成多数据中心、多云的统一管理体系。底层基础设施的融合化也是关键一环,通过超融合架构替换迁移,降低运维复杂度,引入全栈虚拟化能力,构建可弹性扩展的云资源池。

云管理平台在实现多云环境统一管理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云管理平台,企业能够实现资源的自服务、统一运维和自动化编排,从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包括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防护等多种安全技术,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提升企业的风险评估、灾难恢复、安全监控等能力,以构建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

在数据中心云化方面,企业采用了超融合标准架构与统一云管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融合,通过虚拟数据中心VDC的方式,实现多个业务的隔离和资源的灵活分配。这种物理分布、逻辑集中的管理理念,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还增强了业务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以某多元化大型集团企业为例,其IT基础设施现状复杂,集团与分支间的管控关系不同,IT运维能力参差不齐。面对业务快速扩张和并购频繁的挑战,IT部门需要为集团业务扩张提供战略支撑,实现业务的集中管控与大数据战略。为此,该企业采取了分阶段进行云化试点的策略,通过超融合标准化改造、托管云扩容、多云融合管理平台等手段,实现了业务的快速上线和运维复杂度的降低。

在分支云与容灾体系建设方面,该企业基于OverLay+NFV的云租户网络模型,实现了分支零IT、管理更敏捷、业务访问更高效、立体安全防护等优势。同时,构建了高集成、低投入、高可靠、高灵活、可视化统一管理的容灾体系,实现了本地备份、异地容灾、快速恢复等功能,为企业的业务连续性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