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资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游戏 数码 资讯 商业

微信公众号大变身,能否重拾昔日辉煌?

2025-04-14来源:ITBEAR编辑:瑞雪

微信公众号近日再度迎来重大更新,这次变革标志着微信在内容创作与分发领域迈出了新的一步。微信正内测一项新功能,允许用户直接通过微信号在手机上发布公众号文章,无需依赖电脑端平台或“订阅号助手”App。

回顾微信的发展历程,“简洁、不浮夸”曾是张小龙为微信设定的与竞品区别的核心原则。长期以来,微信的每次更新都显得尤为审慎。然而,近年来,作为微信内容生态的核心阵地,公众号却动作不断,不仅界面多次调整,还推出了“小绿书”形式,并新增了划线、划线转发等功能。如今,连公众号文章底部的留言也能被转发分享,形式同样为重新排版后的图片,直接链接至原文。

公众号在算法推荐上也进行了革新,打破了原有的时间顺序推送,增加了“社交推荐”的比重。这一系列变化反映出微信公众号在面对内容生态竞争时的焦虑情绪。

当前的信息时代被形象地称为“快餐时代”,信息碎片无处不在,短视频的兴起让大多数用户难以再静下心来阅读长篇文字。公众号打开率的下降和阅读量的减少,让内容创作者的生存环境愈发艰难,也加剧了公众号内容生态的竞争,从而影响了微信的变现能力。因此,微信公众号必须寻求变革,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2020年,张小龙曾在微信公开课上反思公众号的两个失误:一是长期只有PC Web版,限制了内容创作者的范围;二是将公众号过度定位为文章内容载体,忽略了短内容的呈现方式。此后,视频号应运而生,微信开始顺应图文向短视频转变的时代潮流。

然而,相较于公众号,缺乏一个便于人人创作的平台一直是微信未解决的问题。注册一个公众号对于普通人来说并非易事,需要经过多重步骤,包括在电脑上找到“微信公众平台”官网、填写邮箱激活、选择类型、填写个人信息等。而且,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微信公众平台”和“公众号助手”App的存在,找到注册入口都颇为不易。

此轮更新后,用户只需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的人形图标,即可进入“我的公众号”页面,该页面展示了公众号的名称、头像、粉丝数等信息,并整合了互动、私信等功能。用户点击“发图文”或“写文章”即可直接编辑并发布文章,其中“发图文”功能允许从手机相册中选择图片,发布后即为“小绿书”形式。

尽管目前该功能仍处于内测阶段,用户可能仍需在PC端注册完个人公众号后才能在微信App看到“我的公众号”,但这一变革无疑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使发公众号变得像发朋友圈一样简单。

微信公众号之所以进行这些变革,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作为原本最肥沃的内容土壤,越来越难以留住用户。据新榜数据显示,2024年公众号累计产出超过4.44亿篇文章,日均产出超121.4万篇,但这一数字相比2023年有所减少。而小红书日均发布笔记超300万篇,抖音日均短视频发布数量在2023年就超过了7800万。

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在短视频和短图文的冲击下不断被挤压。为了吸引更多创作者,微信公众号在推出“小绿书”后,进一步缩短了发表路径,降低了准入门槛。微信拥有13亿月活跃用户,但公众号助手App安卓端的累计下载量仅为1.28亿。

微信公众号近年来的更新主要集中在推荐和交互两个方面。早在2020年,微信就悄悄打乱了订阅号消息列表的时间顺序,开始测试阅读效率优化的能力。现在,用户在公众号主页也能刷到不属于自己关注列表内的文章,有时还会出现专门的推荐栏。

公众号还通过打乱信息流、折叠订阅消息、引入“看一看”等方式改变流量分配机制,从私域向公域转变,全面“抖音化”。2024年全年,公众号10万+文章的数量有所提升,占比约为0.07%,高于2023年的5.33万篇,这与公众号频繁更新的流量推荐机制密切相关。

微信公众号通过缩短发布路径、提高分发效率、为创作者提供新路径等方式,试图在短视频的冲击下寻找新的生机。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微信始终保持克制的调整路径仍显得清晰。传统公众号依赖长图文深度内容,而新功能则可能催生更适配移动端的轻量化内容,这与微信近年推动的“小绿书”、视频号内容融合的战略方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