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资讯
科技 财经 汽车 游戏 数码 资讯 商业

别让性格测试沦为“新型就业歧视”

2024-11-21来源:封面新闻编辑:瑞雪

“完全没想到,找工作会因为性格测试被刷掉。”日前,有媒体采访多名高校毕业生发现,除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第一学历歧视等,性格测试结果也被列入考量范围。

网络配图

性格测试,其实不算新鲜。不过,其中的代表——MBTI测试火爆全网,成为“顶流”一般的全民谈资,近年来似乎还是头一回:哪怕你不知道什么是十六型人格,也总会听过i人(性格内向者)和e人(性格外向者)。然而,即便是作为个人了解自我的工具,它的科学性至今仍然争论不休,许多网友也是抱着娱乐大于当真的心态,更不必说把它当作招聘的“硬杠杠”了。

将性格测试用于招聘,背后隐含着两个逻辑:一是“测试结果反映性格特质”。说它毫无心理学基础,可能不够公允,但即便是对一个没有多少专业知识的人而言,其片面性也是不难想见的。比如,测试内容非常简单,所有选项都是二分法。所谓“千人千面,百人百性”,人的丰富和复杂,怎能被如此简单地“细化”和“建模”?再者,测试结果也可能“因时而异”,作答时的心理状态,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为“性格”?这难免令人怀疑。

另一个逻辑,只是听上去很合理:“某项工作需要某种性格”。换句话说,不具备这种性格特质的人,不太适合从事某项工作。这种观点可谓相当有市场,问题在于,它忽视了性格的流动性、低估了其适应性。对象、场合、语境的不同,也会让一个人呈现出不同的面相。比如,现实中一向沉默寡言的某位知名演员,荧屏里给观众留下的印象,却是极致的滑稽搞怪。再如,有人认为i人当不好记者,但笔者身边就不乏例外:哪里需要做新闻,哪里就能一秒变e。

这个并不复杂的道理,一些用人单位想必不会不懂。归根结底,还是太追求效率,太相信“概率”——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应聘者和招聘单位地位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给了后者“挑剔”的底气。不过,所谓的“概率论”和“效率论”,到头来可能只是一厢情愿。面对“以测取人”,求职者也可以“反向操作”,通过揣摩“理想答案”,作出“违心选择”,各种版本的“性格测试通关技巧”便应运而生。正如不少网友就此话题跟帖评论称:“只要我想,我可以成为任何一种人格。”

作为入职门槛的性格测试,不只是一个科学问题。同样值得警惕的是,含糊不清的性格测试,会不会成为其他歧视的“马甲”?毕竟,相较于显失公平的壁垒、不便公开言明的要求,性格测试还能假科学之名,美其名曰“岗位需要”,更加隐蔽地侵犯劳动者权益。前不久,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等。性格测试中有无涉及此类信息?如何在程序上进行外部监督?在法律上畅通救济机制?这些问号都有赖在实践中一一拉直。

就业公平是个庞大的课题,要靠每个细节去维护。就招聘条件而言,任何测试都有其局限性,只能“仅供参考”。一把客观、可靠的用人“标尺”,离不开多个角度的考察、多种手段的运用。若是一切由着性子来,换来的只怕是“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