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新华社记者 白瀛
面对西方戏剧源头的古希腊戏剧,中国导演如何排出自己的民族特色?面对经典的莎士比亚戏剧,中国导演如何实现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日前在京召开的中国戏剧家协会导演艺术委员会2024年年会暨导演创作与教学学术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对于戏剧的跨文化创作和中西戏剧融合的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跨文化创作趋于常态的今日,不同文化乃至不同文明的碰撞与对话不断进行,中国戏剧若无法以自信的姿态面对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或将成为固步自封的文化孤岛,或将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丧失对自我文化的认同。”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杨硕说。
他援引社会学家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阐述认为,戏剧导演在跨文化创作中的文化自觉至关重要,不仅要深刻理解自身文化传统,还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外来文化,以避免单纯的文化移植和表层拼接。
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夕,英国莎士比亚环球剧院邀请世界各地剧团用37种语言分别排演莎士比亚的37部剧作,中国国家话剧院受邀演出汉语普通话版《理查三世》,时任副院长的王晓鹰担任导演。
2012年3月14日,在北京中国国家话剧院,中文普通话版莎士比亚历史剧《理查三世》在进行赴伦敦前的试演彩排。新华社记者 任正来 摄
剧中,创作者融合中英两种文字创造了一种“英文方块字”的视觉符号,在条屏上组成主题词;男主人公使用话剧的语言形式,女主人公使用京剧的“韵白”形式,进行交流、对话;主人公对话时俊朗自信与独白时丑陋凶残的对立形象交替呈现,体现出中国传统的辩证思想……
“《理查三世》在表现形式上应用了中西方诸多不同的手段,但无论从整体还是局部,都透露出中国传统戏剧美学精神。”杨硕说,王晓鹰在深悟中西戏剧特性的前提下,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展示了中国艺术家的文化自觉,探索了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艺术创作实现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云南省戏剧家协会原主席吴卫民认为,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戏剧创作已从“跨文化”发展到“融文化”阶段,导演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通过创新与合作,推动着中国戏剧艺术的发展和变革。
“中国戏剧和西方戏剧的融合,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咖啡加牛奶的关系。”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罗锦鳞说。
1986年以来,罗锦鳞导演的10余部古希腊戏剧数十次赴欧洲和拉丁美洲访问演出,尤其用河北梆子演出的《美狄亚》《忒拜城》、用评剧演出的《城邦恩仇》在中国戏剧界独树一帜,也向西方推广了中国戏剧。
2015年7月29日晚,在希腊埃莱夫西纳市埃斯库罗斯戏剧节上,罗锦鳞导演的评剧《城邦恩仇》演出剧照。新华社记者 刘咏秋 摄
他导演的作品中,话剧《俄狄浦斯王》用中国戏曲中的“硬抢背”身段来表现主人公得知自己是杀父凶手后的内心震动,河北梆子《美狄亚》用跑圆场等中国戏曲的程式渲染主人公弑杀亲生孩子时的肝肠寸断……
罗锦鳞指出,跨文化创作要寻找相关文化的美学相通相似之处,如古希腊戏剧庄严肃穆的特征和中国戏曲的写意虚拟特征具有相通之处,古希腊戏剧的歌队和中国戏曲的帮腔有相似之处,创作时都可以加以“化用”。
杨硕认为,中国戏剧要在跨文化背景下屹立于世界戏剧之林,需要创作者建立正确的自我文化认知,发扬自身文化特点和优势,在与其他文化碰撞、融合中完成文化重塑,创造崭新的艺术作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