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卓玥
随着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变得更加寒冷。古语云:“百病皆由痰作祟”“顽痰生怪病”。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专家杨红梅表示,此痰非彼痰,并不是我们熟知的由肺泡和气管分泌出的黏液,而是指“痰湿体质”。在这个时节,痰湿体质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调养身体,以抵御寒冷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
痰湿体质,作为一种中医体质分类,其主要特征包括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这类人群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但往往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黏的食物。痰湿体质者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且不耐受风、寒、暑、湿邪,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
“痰湿体质”为什么会对人体健康影响那么大?当如何调理?杨红梅给出了以下建议。
在精神及五音调摄方面,杨红梅建议痰湿质人群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动静有度。由于痰湿内蕴,阻遏阳气,易产生疲倦感,因此建议多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适当听一些节奏强烈、轻快振奋的音乐,如二胡曲《赛马》等,也有助于振奋精神。
“痰湿质形体多肥胖,身重易倦,故应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杨红梅建议痰湿质要加强机体物质代谢,以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为佳,如慢跑、游泳等。运动时间应在下午2-4点自然界阳气极盛之时,且运动环境应温暖宜人。热身15分钟左右后,开始慢慢增加频率,运动量以1小时为佳。
在饮食调养方面,痰湿质人群宜选用健脾助运、祛湿化痰的食物,如鲤鱼、鲈鱼、海带、扁豆、薏苡仁、冬瓜、白萝卜、生姜等。同时,应少食肥、甜、油、黏(腻)的食物,吃饭不宜过饱,要吃七分饱,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
在起居调护方面,痰湿质人群应居避潮湿,衣着宽松。居住环境宜温暖干燥,衣着应透气散湿,面料以棉、麻、丝等天然纤维为主。可常洗热水澡,程度以全身皮肤微微发红、通身汗出为宜。还需多进行户外活动,以舒展阳气、通达气机。
另外,杨红梅专家还建议,痰湿体质者可选丰隆、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调治。采用指揉、刮痧、艾灸等方法,每个穴位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次;每穴艾灸10分钟,每天1次。这些操作可调治脾胃、化湿祛痰。
痰湿体质者疼痛往往呈现沉重感,有时伴有关节僵硬的感觉。在天气潮湿时症状可能加重,膝关节、肩关节可能会出现轻度至中度的肿胀。此时,可以选择针灸和推拿帮助健脾化湿,并使用低周波治疗、微波治疗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肿胀、疼痛的症状。